竞技宝官网:短道速滑世界杯北京站,中国队斩获两金一银,新秀小将表现亮眼
2023-2024赛季国际滑联短道速滑世界杯北京站的比赛于12月10日在首都体育馆落下帷幕,中国短道速滑队在本站比赛中表现出色,共斩获两枚金牌和一枚银牌,展现了强大的团队实力和竞技状态,新秀小将的亮眼表现成为最大亮点,为即将到来的米兰冬奥会注入了新的希望。
男子5000米接力夺冠,团队配合堪称完美
在男子5000米接力决赛中,由李文龙、刘少昂、任子威和孙龙组成的中国队与加拿大、韩国和荷兰队展开激烈角逐,比赛伊始,中国队采取稳健战术,始终保持在第二名的位置,后半程,刘少昂和孙龙凭借出色的超越能力连续完成反超,最终以6分41秒257的成绩率先冲线,为中国队夺得首枚金牌。
赛后,队长任子威表示:“这是我们本赛季第一次完整阵容出战接力,默契度还在提升,今天的胜利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,尤其是两位年轻选手的稳定发挥。”荷兰队和加拿大队分获银牌和铜牌,韩国队因犯规被取消成绩。
女子1000米范可新摘金,老将风采依旧
女子1000米决赛成为本站比赛的焦点之战,中国名将范可新与荷兰名将舒尔廷、韩国选手金雅朗以及加拿大选手萨罗展开激烈争夺,范可新在起跑阶段稍显落后,但凭借中后程的强势加速,最终以1分28秒391的成绩逆转夺冠,这是她本赛季个人首枚世界杯金牌,也标志着这位30岁老将状态的全面回升。
“赛前我调整了训练计划,重点强化了耐力环节,今天的胜利证明努力没有白费。”范可新在赛后采访中难掩激动,舒尔廷和金雅朗分列二、三名。
新秀林孝埈闪耀1500米,未来可期
19岁小将林孝埈在男子1500米比赛中一鸣惊人,首次参加世界杯分站赛的他,从预赛到半决赛均以小组第一晋级,决赛中,面对匈牙利名将刘少林和意大利选手西盖尔,林孝埈采取跟随战术,最后两圈突然发力,最终以0.023秒的微弱差距惜败于刘少林,收获银牌。
“能站上领奖台已经超出预期,但我更清楚自己与世界顶尖选手的差距。”林孝埈的谦逊发言赢得现场观众掌声,国家队主教练张晶评价道:“他的战术执行力和心理素质远超同龄选手,是米兰周期重点培养对象。”
混合接力憾失奖牌,暴露交接问题
在2000米混合接力项目中,中国队派出范可新、曲春雨、任子威和刘少昂的组合,尽管半决赛以破赛会纪录的成绩晋级,但决赛中因两次交接失误仅获第四名,荷兰队凭借稳定的发挥夺冠,韩国和美国队分列二、三位。
“交接环节的细节处理不够严谨,这是我们回去需要重点总结的。”张晶教练在赛后新闻发布会上坦言,技术分析显示,中国队第三棒与第四棒的交接时间比荷兰队多出0.5秒,直接导致最终名次落差。
国际滑联点赞赛事组织,北京再展冬奥遗产
作为北京冬奥会后举办的首个国际顶级冰雪赛事,本次比赛吸引了来自23个国家和地区的156名运动员参赛,国际滑联主席扬·迪克玛特别称赞了首都体育馆的冰面质量:“这里的设施完全达到冬奥标准,运动员们都能滑出最佳状态。”赛事期间,上座率超过八成,观众的热情助阵也成为赛场亮丽风景线。
展望米兰周期,中国队面临机遇与挑战
随着本赛季世界杯分站赛过半,中国短道速滑队以5金3银4铜暂列奖牌榜第三位,落后于荷兰和韩国队,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主任倪会忠指出:“我们在传统优势项目如女子接力上需巩固实力,同时要加快男子中长距离的人才培养。”
值得一提的是,本次参赛的12名中国选手中,有6人是首次亮相国际大赛,这种新老交替的阵容布局,既为米兰冬奥会储备了后备力量,也体现出中国短道速滑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眼光。
北京站的硝烟散去,但短道速滑的激情仍在延续,中国队的表现证明,这支荣耀之师正在新时代的赛道上稳步前行,当老将坚守、新锐崛起的故事在冰面上交织,属于中国短道速滑的新篇章已然开启。
本文 竞技宝 原创,转载保留链接!网址:https://jjbesports-cn.com/jingjibao-post/7618.html
1.本站遵循行业规范,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;2.本站的原创文章,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;3.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。
